鋼鐵行業一貫處在“需要降、產值增”的怪象之中。上半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縫鋼管的銷售量在逐漸減少。特別是上半年新開工項目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無縫鋼管的銷量,鋼市需要按捺偏冷。
目前我國鋼材花費微增加,下一年和后年很可能變成短暫阻滯,也許下一年沒有增加,在經濟新常態的情況下,中國鋼鐵需要的峰值行將降臨或許現已降臨,因為鋼市的偏冷,全部職業出資也相應削減。目前,鋼鐵職業因固定資產出資冷卻,篩選產能的作用也開端逐漸發揮出來。中鋼協的數據顯現,上半年,鋼鐵工業完成固定資產出資2375億元,同比降低7.08%,是全國19大職業56個子職業中出資降幅最大的職業。鋼鐵業出資的降低,一方面符合方針調控的預期,另一方面則是在商場自覺的調節下,出資激動遭到按捺。
另外近期有新聞報道稱,從明年開始將施行的新環保法會使本已深陷產能過剩漩渦的無縫鋼管行業再次感遭到危機。21日一些大的鋼企負責人包含寶鋼、鞍鋼等在北京聚集,他們的目的是討論應對和“轉危為機”的戰略。我們都知道新修訂的《環保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鋼鐵企業一貫被認為是動力和資本的耗費大戶,也是排放大戶,新環保法的施行,對鋼企來說,不啻為一場“生死劫”。